德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COP23)在波恩順利閉幕,本次氣候大會就《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展開了進一步商討,來自近200個締約方的超過2500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自“十一五”以來在能效提升、能源結構調整、生態文明建設、溫室氣體排放、綠色金融以及碳市場建設等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并承諾將100%實現減排義務,通過技術創新、綠色金融以及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等手段全面推進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居民消費等領域節能減排,為實現全球2℃溫控目標作出貢獻。
大會自德國當地時間11月6日開啟,中國氣候變化事物特別代表解振華,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任樹本,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李高、副司長孫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彥德、副所長王仲穎,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副主任徐華清,清華大學張希良教授、段茂盛教授等來自國內相關領域的政府官員與研究機構代表先后出席了“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
解振華在邊會上表示,作為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要市場化手段,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取得顯著成績,7個試點省市的溫室氣體減排成績遙遙領先,預期可先于其他地區完成達峰目標。目前,中國政府已完成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準備工作,將循序漸進、由易至難地推進相關工作;徐華清表示,中國將不斷激發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力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力爭到202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統一碳排放交易市場;段茂盛表示,目前電力、水泥、電解鋁3個行業已完成配額分配試點工作,具備納入全國碳市場條件。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Patricia Espinosa、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司總司長Jos Delbeke、美國加州州長Jerry Brown、加拿大魁北克省可持續發展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部長Isabelle Melan?on以及來自日本、韓國的氣候變化部門相關領導和研究機構闡述了全球各地區氣候變化工作的進展和經驗,肯定了中國的貢獻和成績,并希望能夠與中國在碳市場建設和綠色金融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協作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開展。
中成碳作為國內工業領域領先的節能低碳服務商受邀參加了“中國角”能效提升、氣候投融資以及碳市場建設等主題邊會。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嵐、高級顧問羅群、高級經理張佼陽與領導嘉賓及各與會人員就工業領域節能減碳對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綠色金融對節能減排的推動以及國內外碳市場發展建設情況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中成碳作為中鋼設備有限公司成立的碳資產管理公司,將繼承股東在低碳技術研發、工程轉化、融資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通過節能低碳咨詢、碳資產管理、碳交易、綠色金融等多種手段為企業提供節能降碳一體化解決方案,并建言獻策行業和地區節能低碳發展、積極參與節能低碳市場制度建設和能力培訓、探索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對策,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動中國節能低碳產業快速發展,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中成碳總經理助理張嵐受邀參加“中國角”邊會
中成碳高級顧問羅群與剛果共和國低碳事務代表
中成碳高級經理張佼陽與UNFCCC秘書處執行秘書Patricia Espinosa(右一)